精密加工工艺

原材料选择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装配检验成品交付

1、图纸阶段

1、图纸阶段

  1. 来源:客户提供设计图纸,或由企业研发设计部完成产品图纸。

  2. 内容:包括零件结构尺寸、公差要求、材料选型、加工工艺要求、表面处理规范等。

  3. 作用:作为整个生产流程的核心依据,确保后续环节按照设计意图执行。

2、原材料选择

企业在生产前需要根据产品设计和客户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:

  1. 常规金属材料:碳钢(45c)、不锈钢(SUS304、SUS316)、黄铜(H59)、哈氏合金(C276)等,应用广泛。
  2. 有色金属合金:压铸铝合金(ADC12)、锌合金(ZA27)、重力铸造、低压铸造铝合金、精密铸造,适合复杂结构件和轻量化需求。
  3. 铸铁类:FC150、FC200、FCD400 等,用于高强度、耐磨零件。
  4. 特殊材料:精密铸造件、粉末冶金制品,满足高精度或特殊性能要求。

3、机械加工阶段

根据产品结构,采用多种机械加工工艺:

  1. 数控车床:高精度回转零件加工。
  2. 加工中心:适合复杂结构件的一次性多工序加工。
  3. 激光切割:高效切割板材,精度高、热影响区小。
  4. 线切割:用于高精度模具零件加工。
  5. 钣金冲压:对薄板金属进行冲压成形,适合大批量生产,常用于外壳、支架等结构件。

4、表面处理阶段

对零件进行后处理,提高外观和性能:

  1. 电镀:增强耐腐蚀性、美观性。
  2. 烤漆、喷粉:表面保护和装饰,常用于外观件。
  3. 氧化:铝件阳极氧化,增加硬度和耐蚀性。
  4. 浸塑:增加绝缘和防护性能。
  5. 脱脂:去除表面油污,保证后续处理效果。
  6. 染黑:黑色氧化处理是化学表面处理的一种常用手段,原理是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,以隔绝空气,达到防锈目的。

5、装配检验阶段

装配阶段

  1. 将经过加工和表面处理的零件进行组合,形成整机或模块化部件。
  2. 需严格控制公差匹配,保证装配精度。

检验阶段

  1. 尺寸检验:卡尺、三坐标检测。
  2. 性能检验:硬度、强度、耐腐蚀测试等。
  3.  外观检验:人工目检或机器视觉。

6、成品交付阶段

  1. 产品打包、入库,准备发货。
  2. 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检测报告、合格证。
  3. 成品交付客户后,还可配合售后服务和质量跟踪。